图书情报研究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专题研究:公共文化服务

  •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工具研究综述

    王 锰1 李晓燕1 陈 雅2

    [目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植,本文旨在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工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方法/过程]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立足国内外政策工具及其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研究现状展开述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对政策工具定义研究的成熟度和影响力较高,聚焦公共文化政策工具属性、应用及效用提升;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关的政策演进、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实践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研究内容、主题、方法维度仍然存在不足与缺陷。提出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优化策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研究

    包维娜1 徐 磊1 陈 雅2

    [目的/意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化则是推动乡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媒介,本文聚焦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方法/过程]对江苏省镇江市下辖乡镇作田野调查,通过扎根分析挖掘出数字设施设备、数字资源、数字活动、宣传推广、服务认知度、空间可接近、时间可接近、成本可接近、服务内容、服务人员、使用体验、组织方式、管理机制、供需关系14项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因素,归纳为可获得维、可知晓维、可接近维、可接受维、可适应维5大维度。[结果/结论]构建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以提升乡村居民与服务之间的适合度和匹配度,为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提供施策方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2024年02期 1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推进机理

    田 一1 王 锰1 连忻杰1 Amalia Isabel Rivero Chávez2

    [目的/意义]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国家层面已然得到政策和法律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成效。本研究聚焦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方法/过程]以我国三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乡镇服务点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深入了解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状况。[结果/结论]从推进主体、推进内容、推进方式三方面构建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机制的模型,“政府驱动型”、“服务增效型”、“基础保障型”的三重应用模式为政府以标准化完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有效参考。

    2024年02期 2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实现路径 ——一个“嵌入式”分析框架

    王梦如 王 锰 曾传亮

    [目的/意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和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实现路径。[方法/过程]引入“嵌入式理论”,构建 “嵌入式”框架,审视用户主体的文化服务需求,重建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用户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结果/结论]从接近、搜寻、享用三个层次出发,结合政策制定、系统配置、服务供给三个作用工具,将设备可及、空间可及、成本可及、方式可及、信息可及和服务可及六个可及性分析维度完整嵌入,系统推动我国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实现。

    2024年02期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实践研究

  • C-TAM-TPB模型下档案众包大学生参与意愿提升策略研究

    李婧

    [目的/意义]档案众包作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的未来生力军,更是参与此类社会文化活动,成为主力。如何提高大学生档案众包项目参与意愿,各单位如何更好的开展档案众包实践等问题成为关键。[方法/过程]以C-TAM-TPB模型为基础,构建档案众包大学生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大学生档案众包项目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发现平台易用性、社会导向影响其行为决策,时间及能力、物质奖励等因素影响其参与意愿,对公益性活动的正面评价并非是促成参与行为的重要动因。基于此,从平台建设、档案宣传、众包项目设置、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大学生档案众包项目参与意愿的提升策略。

    2024年02期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用户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朱 菲 唐文惠 汪 青

    [目的/意义]对高校图书馆用户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图书馆对比外界环境、资源的优劣势,掌握用户实际需求,为改进图书馆服务,提高用户吸引力提供参考和指引。[方法/过程]基于推拉理论,以图书馆用户为研究对象,从外界环境或资源的劣势、图书馆的优势与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向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以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除环境影响力外,环境或资源安全性、学业自我效能感、替代吸引力、感知便利、环境舒适度以及转移成本对用户吸引力的转移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024年02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循证实践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探究

    陈 锟 刘弋嘉

    [目的/意义]良好的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有助于高校自身前景发展、特色学科建立和科研项目展开,循证实践可以为错综复杂的高校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的方式对“双一流”高校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内容、资源类型和服务内容三个方面的细粒度指标进行数据搜集,再以循证实践为基础逻辑框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在“证据”之上探究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建设特色数字资源,从理论层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校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文章从建立的模式出发提出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实施途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江南文化传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以苏州图书馆为例

    戴 婕 孔玲燕

    [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圣地,在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自身的不断优化与发展。[方法/过程]选取苏州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江南文化的主要工作进行探讨,包括阅读推广、打造特色空间、数字资源建设以及信息产品的提供,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结果/结论]总结苏州图书馆在推动江南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创新阅读空间、跨界融合、制度保障以及重视宣传等,为公共图书馆推广地域文化提供参考借鉴,助力公共图书馆事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

    2024年02期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情报分析

  • 话题性、可见性与学术影响:来自热点论文的三元分析

    匡登辉1 李晓茜2 张立彬1

    [目的/意义] 分析热点论文的话题性、可见性与学术影响的相互关系及特征,着重探究社交媒体在学术交流中的促进作用,为合理使用Altmetrics指标、科学评价学术成果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提取Altmetric 热点论文的传播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构造回归模型,就高Tweets论文的话题特征,如论文的话题性、可见性和学术影响对科学交流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Dimensions citations与Altmetrics指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Mendeley相关系数最大,可用作测度科研成果与社会公众产生的共鸣,媒体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可见性;News mentions、Blog mentions、Tweets、Facebook mentions、Reddit mentions、Mendeley readers 6个指标对Dimensions citations产生影响;热点论文的开放获取及其研究主题的强“话题性”,增加其社交媒体上的“可见性”,话题因素对科学面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产生影响。

    2024年02期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融合情绪特征和主题演化的新冠疫苗舆情分析

    王凤姣1 钟诗琦1 叶莉莉1 谢 清1,2

    [目的/意义] 开展新冠疫苗网络舆情实证分析,探寻新冠疫苗所引起网民情绪变化的多维度演化过程和规律,为政府等部门在发生重大突发传染病时动员疫苗接种和引导情绪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方法/过程]使用情绪词典、Word2vec词向量模型、LDA主题模型等方法探究网民的新冠疫苗情感走势、主题演化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网民对新冠疫苗的情绪变化与内容主题演化过程基本吻合,但主题内容讨论和网民情感倾向各阶段表现不同;网民情绪与事件主题均受外部信息的影响,事件主题促使网民情绪发生转变,网民情绪的表达反过来推进主题发展,二者共同推动着舆情的走向。

    2024年02期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传承中国藏书文化,推进图书馆史志编纂 ——“海源阁藏书暨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翠翠

    [目的/意义]2023年7月7日至9日,“海源阁藏书暨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聊城举办,深化和推动了以藏书和图书馆史为主题的学术研究进程。[方法/过程]本文将对与会专家和学者在海源阁藏书文化研究、中国图书文化综合研究、图书馆史志编纂问题、近现代图书馆史研究、图书馆人物研究等方面的研讨内容和学术成果进行评述。[结果/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从新文化史和国际视野的角度,强调史料的整理和研读在中国图书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2024年02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董洪玲1 李永卉1 卢章平2 Abankwa Frederick3

    [目的/意义]古籍整理与出版是古籍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目前学界对古籍整理成果的法律保护还存在争议。[方法/过程]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2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相关的130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对近二十年我国古籍整理的法律保护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研究的发文量呈波浪式增长趋势;高产机构主要由国家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构成,高校图书馆是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机构间合作不密切;核心作者共现网络密度低,合作程度有待提高;研究态势主要趋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认可古籍整理成果的独创性,符合著作权中作品的构成要件,少数法官则偏向于从民事权益的角度对其进行保护。而古籍整理成果的独创性在理论界成为争议焦点,部分学者提出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但邻接权保护已渐成主流。从立法、司法、行政介入、合作研究四个方面,对完善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提出建议:加快古籍整理成果保护立法;完善司法实践中古籍整理成果的法律保护体系;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古籍整理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古籍整理成果保护研究机构的合作。

    2024年02期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文献评介

  • 湖南诗文总集文献的规模及其价值 ——兼《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补遗

    刘 娟 张玉潮

    湖南诗文总集数量可观,类别丰富,仅《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著录的存世诗文总集就有291种,更有多数湮没未闻者。根据其收录作品的地域特征、作品类型及作者身份等要素,湖南诗文总集可大致分为省域、郡邑、宗族、唱和、题咏、课艺、尺牍、联语、闺秀、方外等十类,保存了大量的诗文、人物、史实等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提供更广泛的参考,通过检索各类目录及调查走访,现补充著录湖南总集115种,其中包括《岣嵝书堂集》《岳阳古集》等近40种存世总集。

    2024年02期 11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抽丝剥茧 用户赋能 ——评《面向在线健康知识社区的用户贡献行为研究》

    邓胜利

    “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从用户视角出发,提升在线健康信息服务质效,以满足公众的线上健康信息服务需求,促进健康服务均等化?围绕这一基本问题,介绍与评价付少雄副教授的《面向在线健康知识社区的用户贡献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3年)新著,总结该书的研究结晶,提炼其亮点特点。通过研读与比较,认为该书着眼于当前在线健康信息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与新需求,其研究内容契合我国健康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关注重点与问题。该书研究结论客观有效,既形成了用户赋能在线健康知识社区信息服务的指导性策略,也可为后续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2024年02期 126-128,封三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