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研究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理论探讨

  • 当人文遇上智能:数字人文视域下人文学科的机遇与挑战探究

    李 雪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数字人文作为新兴跨学科领域之一,不仅致力于运用数字技术和计算工具探索人文学科领域的问题和挑战,更重要的是,它扮演着连接智能技术和人文学科发展的桥梁角色,为人文学科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思维变革启示,而智能技术可为人文学科的数智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本文融合数字人文的思维变革启示和智能技术的技术方法基础对人文学科发展进行探究(下文简称“数智融合”)。[方法/过程]数智融合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数智融合可丰富人文学科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而且其在人文学科领域带来了重要应用场景的变革,包括创作创新、科学研究、学科教育以及文化服务场景应用。另一方面,数智融合的发展可能引发的系列风险,或将滋生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等挑战, 还可能存在智能技术与人文学科专家之间的鸿沟、资源与设备不完善的问题,以及技术依赖性和学术独立性之间的矛盾等。[结果/结论]妥善处理数字人文与智能技术数智融合为人文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大力促进人文学科数智化建设,并推动人文学科智慧化发展。

    2025年01期 3-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实践研究

  • 基于“AI+众包”的文献数字化实践探析——以Transkribus平台为例

    于英香 程 裕

    [目的/意义]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对海量历史文献数字化成为可能,但我国以手写OCR识别为代表的基于AI的数字化实践仍处于发展阶段,且融合众包模式的平台较少。本文以国外文献数字化平台Transkribus为例,探讨其在 “AI+众包”文献数字化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开展以AI为核心的文献资源数字化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结合文献和网络调研,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建设动因、基础要素、保障条件几个方面深入剖析目前持续运营且不断更新的“AI+众包”文献数字化平台Transkribus,并探讨对我国文献数字化的启示。[结果/结论]总结Transkribus平台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应强化AI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提升数字化工作效率与质量;引入众包模式助力“AI+”文献数字化工作,完善数字化工作模式与流程;加强机构协同与合作,推动文献数字化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25年01期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小数据视角下图书馆用户的文献复印实证研究

    吕 艺 平 安

    [目的/意义]以用户的文献复印行为作为研究内容,挖掘文献复印“小数据”的研究价值,目的是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实际文献需求,更好地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服务能力。[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家图书馆西文图书复印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各学科新旧文献需求分析、不同语种分析、开架新书分析、闭架旧书分析等。[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开架文献复印量与入藏学科数量正相关,闭架文献复印量与馆藏学科数量正相关;第二,各学科的文献老化规律是影响复印行为的重要因素,哲学宗教类、历史地理类等学科大类文献老化速度慢,闭架复印率更高;第三,不同语种图书的学科复印量也有差异,体现了各语种背后国家的学科实力。最后,建议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该重视和挖掘小数据的潜在价值,并通过各种渠道小数据的融合驱动,提高数据决策能力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025年01期 22-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当代学人的藏书活动、困境与意义探究 ——以《书房记》中的南大学人为例

    宗瑞冰

    [目的/意义]学人藏书在私家藏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当代学人藏书的论著出现。[方法/过程]以“南大学人”藏书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别横剖、对比归纳、综合研究三种研究方法,探讨当代学人的藏书思想、藏书实践以及面临的困境、挑战以及归宿等问题。[结果/结论]当代学人藏书研究不仅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多学科的研究意义,还可以补充和拓展私家藏书研究领域,为藏书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推进藏书学研究的深入。

    2025年01期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图书馆家谱知识整合服务的思考——以国家图书馆中华寻根网为例

    魏达贤

    [目的/意义]以中华寻根网为例,分析家谱知识整合的方法、平台架构及服务方式,为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建设提供实践参考。[方法/过程] 在调研分析家谱数据库的建设现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中华寻根网内各类资源的整合入库方法、流程及知识关联关系的建立,其次介绍了中华寻根网的平台架构,最后提出面向读者的家谱知识化服务方式。[结果/结论]中华寻根网整合了多种文献类型、多种格式、多种渠道来源的家谱相关资源,对图书馆开展家谱整合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1期 34-3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情报分析

  • 我国图书馆法研究现状及优化路径 ——基于2018-2023年研究成果的分析

    白清礼 史伟衡

    [目的/意义]对《公共图书馆法》及与图书馆法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为《公共图书馆法》的未来理论研究与图书馆法制事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对国内2018年-2023年间《公共图书馆法》及与图书馆法相关的成果进行分析,系统梳理图书馆法的研究内容。[结果/结论]归纳出国内图书馆法研究集中在内容解读、法律文本、法律实施、法律制度、法律比较等主题领域,最后提出我国图书馆法研究的优化路径:加强《公共图书馆法》的实证研究,加强图书馆法学科化研究,加强法律实施评估研究,从法律体系的视角深入研究公共图书馆法,其他类型图书馆的法律研究,提升图书馆法研究的预见性。

    2025年01期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我国智慧教育空间建设研究现状与演化路径分析

    刘桂锋 舒汉女 刘 琼 韩牧哲

    [目的/意义] 揭示国内有关智慧教育空间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重点的演化趋势,有助于把握该领域发展方向,发现研究增长点,为智慧教育空间建设、教育信息化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1 755篇论文为样本,对论文的发表时间、作者、机构的分布特征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词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表明,我国相关研究主要划分三个方面:1)技术驱动的空间构建策略研究,主要关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智慧教育空间建设中的驱动作用及其应用;2)适应教育新空间的教育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聚焦“智慧服务”、“教育信息化”等主题;3)以智慧图书馆为代表的泛在教育空间拓展研究,关注“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等主题。相关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起初的理论探索到尝试优化教育空间再到重构智慧教育空间,最新的研究趋势与构建虚实相融的一体化教育信息生态愈发紧密。“应用场景”、“元宇宙”、“数字孪生”、“服务模式”等突现词至今研究热度不减,成为研究前沿和未来趋势。

    2025年01期 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新能源汽车电池科技竞争情报动态感知研究

    陈勇跃 徐廷梅 徐春萌 李继华

    [目的/意义]新能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需求和新技术热点等竞争情报信息,明确技术发展路径,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与应用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构建竞争情报动态感知模型,利用专利文献数据从信息域的角度客观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主要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布局情况,从用户、公众等社会群体的角度挖掘其对该行业及技术等方面发展的主观认知、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新兴技术进行识别。[结果/结论]本文从客观的信息域和主观的认知域角度,构建竞争情报动态感知模型,从理论上为竞争情报的分析提供了思路;从实际应用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识别了该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国家和相关企业把握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引领企业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发展和决策,实现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5年01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人工智能类教育知识服务产品的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研究

    宗利永1,2 丁 嘉2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并为知识服务产品持续赋能。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类教育知识服务产品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进行实证研究,为知识服务相关企业有效地提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提供建议,在实践层面更好地帮助其开发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方法/过程]本文以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提出相关研究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感知有用性、用户满意度、主观规范和社会影响会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关企业在开发产品时,首先,在产品的发展路径方面,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提供优质的知识内容,为其提供定制化的知识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其次,应重视对产品功能的优化设计,降低产品的操作使用难度,使用户能更容易地获取和掌握知识,提高对产品的感知有用性;最后,在运营策略方面,在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的产品营销宣传模式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应更重视产品与用户的实际交互与连接,贴合实际的学习需求,以此提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2025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研究

    阳 昕 周 怡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也在持续变化。关注用户需求的新特征,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具有积极作用。[方法/过程]本研究以复旦大学图书馆在2010年和2020年开展的电子资源问卷调查中的用户意见为分析对象,使用文本挖掘技术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用户意见文本进行量化研究与可视化展示,对照分析不同年份的用户需求主题聚类特征、需求演化情况和情感倾向。[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图书馆物理空间和服务的依赖度下降,对电子资源、视频教程、纸本资源电子化和校外访问的需求显著提高。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网络访问速度和文献全文获取等。该方法可快速挖掘用户关注主题,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革新与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2025年01期 79-8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社会比较下嫉妒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神经质的调节作用

    徐柏雯1 谢守美1,2

    [目的/意义]探索网络使用中恶意嫉妒和良性嫉妒如何调节社会比较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并检验神经质人格在预测嫉妒情绪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社会比较对用户情感和行为后果的驱动机制,为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服务优化、用户健康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情绪认知理论,构建社会比较下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讨论]结果显示,网络使用中用户的社会比较会引发恶意和良性的嫉妒,并直接影响社交媒体倦怠;恶意嫉妒和良性嫉妒显著影响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但恶意嫉妒在社会比较和社交媒体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良性嫉妒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此外,用户的神经质性对社会比较和恶意嫉妒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2025年01期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我国古籍保护政策量化研究 ——基于二维框架的文本分析

    韩 雪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我国古籍保护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及政策内容特征,以促进古籍保护政策结构平衡、内容完备。[方法/过程]在构建古籍保护政策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研究对我国古籍保护政策工具的结构,以及政策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古籍保护政策存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抢救与保护是当前古籍保护政策的焦点、开发利用已成为古籍保护政策的新热点的特征。从促进古籍保护政策工具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古籍抢救与保护政策的可操作性、推动古籍开发利用政策的完善度几个方面提出政策调整策略。

    2025年01期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数字记忆研究综述

    焦圣兰 徐 芳

    [目的/意义]数字记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系统梳理国内数字记忆研究文献将有助于了解领域现状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挖掘国内数字记忆领域核心与趋势,借助VOSviewer和Cites pace软件分析2003—2023年中国期刊网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401篇相关文献,并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结果/结论]国内数字记忆研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学科交叉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内核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研究还较薄弱。

    2025年01期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信息技术

  • AIGC技术在科技查新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张海燕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正在引发科技查新服务领域的深刻变革与更新。[方法/过程]探讨AIGC技术在科技查新领域的应用,分析了AIGC技术对科技查新服务的影响,并通过AIGC技术产品ChatGPT进行实例分析,分别使用ChatGPT模型以及文心一言对某一主题的科技查新工作过程进行多角度模拟,探讨其在提升效率、精准度以及智能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果/结论]引入AIGC技术后,科技查新服务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提供高质量查新报告,更好地满足委托人需求,从而极大地增强科技查新服务能力。

    2025年01期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图书推荐算法研究

    何宏达

    [目的/意义]为提高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图书馆管理效率及图书推荐准确度,在研究数据挖掘、特征提取、用户兴趣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智能图书馆服务平台。[方法/过程]根据图书信息、用户信息和阅读信息,采用大数据分布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识别和挖掘,实现基于用户兴趣的阅读推荐。在仿真环节,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推荐准确率和时间复杂度,将所提方法与VSM、LSI、CART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推荐结果更符合用户不同推荐个数需求,且随着推荐个数增加,所提方法性能提升越明显。当用户需求推荐个数为8时,所提方法满意度可达56.13%,高于LSI方法的51.98%和CART方法的52.03%;VSM方法满意度最低,仅为41.25%。时间复杂度对比结果表明,当用户推荐图书数量为4时,所提方法时间复杂度为1.95s,较VSM方法相比减少47.1%。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为智慧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01期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献评介

  • 《回归与传承: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论稿》评述

    陈 长

    [目的/意义]谢欢所著《回归与传承: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论稿》一书于2021年出版,系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学人研究成果之一,本文旨在对该书进行评述。[方法/过程]在介绍《回归与传承: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论稿》一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该书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结果/结论]该书具备四个特点:史料丰富,逻辑清晰,研究方法恰当、新颖,研究结论相对公允、全面。指出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对于当代图书馆学的启示:图书馆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索引与目录是图书馆学核心研究领域;图书馆学研究要面向中国实际。与此同时,指出该书的不足,认为钱亚新研究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025年01期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