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雁;
[目的/意义]中国古代形成了皇家宫廷藏书、民间私家藏书、学校及书院藏书、佛寺与道观藏书,在不期而遇的天灾人祸中历尽沧桑和坎坷,坚韧地发挥了征收搜集、典藏保存、阅读利用和传播传承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令人敬仰的文化传统。[方法/过程]本文作者依靠文献学的方法,通过排比、梳理有关史料并加以必要的阐述,重点总结了私家藏书历经"书厄"的不凡传承。[结果/结论]认为我国古代文人学士"为博学洽闻而读书,因开卷有益而藏书"的优秀传统,对于当代"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2020年04期 v.13;No.49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凌冬梅;聂凌睿;
[目的/意义]探究明清江苏女史藏书活动及其实现途径。[方法/过程]从明清女史的"藏书梦"入手,考述明清江苏藏书女史王贞仪、姚畹真、方若衡、阮元母林氏、曾懿、归有光妻王氏、丁雄飞妻王氏、柳如是、孔璐华、席佩兰、季景和、顾希昭的藏书活动和藏书事迹,分析明清江苏藏书女史群体的共同特点。[结果/结论]明清江苏藏书女史有三个共同特点:家族有藏书风气、自身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对读书与藏书的热爱,这三点是其藏书梦实现的必要条件。
2020年04期 v.13;No.49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思明;
[目的/意义]明末学者屈大均以"明朝遗民"自居,多次参与抗清活动,一生五次北游,行迹涉足江苏多地,结交了江苏诸多文人学士。[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史料分析和梳理,考述屈大均与钱谦益、顾炎武、黄虞稷三位江苏藏书家的交游情况,着重关注其书籍文献之往来。[结果/结论]经分析可知,屈氏于江苏一地的活动以及各种交游并不是以藏书为核心的,但其在社会活动之余于江苏访求书籍,为其著述积累了大量资料。
2020年04期 v.13;No.4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思瑶;
[目的/意义]晚清时期,时代变局导致政策变化,战争频仍使得藏书处境不断艰难,文化的新形势以及古已有之的"藏用并重"理念推动着江苏藏书楼向着近代公共图书馆方向转变。[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梳理了晚清时期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过程。[结果/结论]总结得出藏书楼以及背后的书院、私人藏书家群体以提供馆舍、文献资源、管理方法等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图书馆发展进程。
2020年04期 v.13;No.49 22-2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小燕;
[目的/意义]揭示刘鹏《清代藏书史论稿》及王蕾《清代藏书思想研究》两著的研究宗旨、著作框架、学术价值以及所体现的江苏藏书风貌等方面的学术内涵。[方法/过程]以比较学的研究视角阐述《清代藏书史论稿》与《清代藏书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史料运用特点。[结果/结论]两书著作者虽然已在清代藏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有关清代藏书史,无论是私人私家、朝廷官府的藏书,还是各地书院、佛寺和道观藏书,依然是一个值得学者们大力关注并深入、拓展研究的领域。
2020年04期 v.13;No.49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细明;冯利娜;明均仁;
[目的/意义]关注用户的认知态度及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能有效指导移动图书馆建设。[方法/过程]梳理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行为相关文献,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模型上系统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并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重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研究显示,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行为主要受感知因素、质量因素、技术因素、用户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
2020年04期 v.13;No.49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缨;张甜甜;孙晓阳;
[目的/意义]基于高校微博信息传播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高校微博信息传播的网络位置和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为提高高校微博信息传播影响力提供可行建议。[方法/过程]从粉丝数、网络结构和网络位置三个角度对信息传播影响力进行测度分析,以得到高校信息传播网络的结构特征及信息传播的规律。[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发现,粉丝数量高的网络行动者,在信息传播网络中不一定处于核心位置,但对信息传播网络具有促进作用;处于核心位置与点度中心度高的行动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核心行动者和边缘行动者之间影响力呈现两极分化,信息在核心节点之间传播顺畅,信息的转移效率较高,边缘行动者之间则相反。
2020年04期 v.13;No.49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刘竟;崔欣卉;姜思凡;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互联网知识付费研究动态,为我国学者日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从年代分布、学科分布、关键词分析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互联网知识付费的主体、运营模式、用户行为等进行分类综述。[结果/结论]在研究论文数量方面,国外开展相关研究较早,近五年相关文献数量态势较平稳,而国内该领域的相关文献数量自2017年起迅速增长;在学科分布上,国内外研究主要涉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经济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3个学科;从研究层面和研究对象上来看,国内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而国外较注重对该领域参与者的分析。针对我国学者在今后开展互联网知识付费研究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在研究对象方面,加强对知识付费用户行为因素的研究,尽可能地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分类调研,比较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性,不断提高研究的普适性;二是在研究理论方面,充分考虑互联网知识付费的跨学科性,多学科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将能形成丰富的研究选题,提升研究的理论支撑度;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引入多元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或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如眼动、脑电等生理测试设备),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体系,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020年04期 v.13;No.49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名媛;郑晨笛;
[目的/意义]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本研究目的在于推进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制定专利战略、开展跨国科技和知识产权管理合作,提高中国在国际技术市场中的竞争力。[方法/过程]本文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对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和人工除噪,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的布局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请专利的IPC类别主要为数字信息的传输和无线通信网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请专利数量在2016年之前一直稳步增长,2016年之后开始下降;申请国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印度,但是近几年在俄罗斯专利申请数量大幅下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请创新性不断提高,说明我国对外专利布局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专利授权率有所下降,专利授权率在各个地区之间差距很大,说明中国专利布局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最后,结合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整体布局,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共同体的相关建议,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合作。
2020年04期 v.13;No.49 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树斌;周宇婷;施州州;李永卉;
[目的/意义]中医古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中医古籍数字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动了传统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近年来,人们对中医古籍文献资源的加工、组织与服务的深度需求加强,对知识本体的数字化保存和应用要求越来越高。[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结合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及知识图谱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古籍数字化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发现研究热点。[结果/结论]主要集中在中医古籍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中医古籍的知识组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中医古籍知识库构建四个方面。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结构化的数据和统一的标准规范;以语义网技术进一步驱动中医古籍领域内的知识组织;数据挖掘技术算法进一步改进,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古籍进一步融合;打造以知识服务为导向的中医古籍知识库。
2020年04期 v.13;No.49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3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